【論文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為我們黨和未來發(fā)展的道路、奮斗目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前進的動力。報告中指出,青年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中堅力量和可靠接班人,黨和要時刻關注青年,關心、愛護青年,加強對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傾聽青年心聲,鼓勵青年成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的主要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這就對我們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然而現(xiàn)實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卻不盡人意,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分析現(xiàn)狀、思考對策,全面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加速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狀況越來越令人擔憂。主要表現(xiàn)在:
大學生的“三觀”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政治信仰不堅定,對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信心不夠。功利主義思想嚴重,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現(xiàn)象還存在于許多大學生中間。
大學生當中有些同學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更談不上理解、運用。主要表現(xiàn)為:卻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的人生態(tài)度,追求至誠至善的人生境界。銳意進取、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大學生群體中體現(xiàn)的也不是那么突出,死板、教條,循規(guī)蹈矩,按部就班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缺乏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現(xiàn)在的大學生缺乏民主法制方面的教育和學習,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沖動不考慮后果。特別是網絡犯罪,大學生深受其害。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集體主義、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令人擔憂,形勢嚴峻,需要正面引導,加大教育力度。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課程設置不合理,跟不上大學生發(fā)展的需要,講課方式過于陳舊、簡單,互動式、實踐式的內容太少,學校還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工作體制和機制,還沒有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等,這些現(xiàn)狀也嚴重影響著大學生的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復雜、系統(tǒng)的課題,任重而道遠,而且隨時都要面對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不斷分析,理清思路,加強思考,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全方位、全面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以黨的十八大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和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特別是黨面對新形勢下提出的路線、方針、政策。用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教育當代大學生,使其樹立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堅定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教育引導大學生要對前途、未來充滿信心,要對黨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小康社會充滿信心,要對黨和在處理國內國際事務、維護祖國統(tǒng)一等方面充滿信心。教育大學生堅定社會主義必勝的信念,刻苦學習,自強不息,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不急躁,不煩躁,不浮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效祖國。
作為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須根據(jù)社會需要和學生需求,建立切實可行的課程內容,發(fā)揮思想政治課和哲學社會課的主渠道作用,完善、充實兩課的教學內容,加大形勢與政策課的理論學時,充分利用多媒體、影視資料、社會實踐、時事政策報告會等教學方式和方法,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主動性。
和高校應建立關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體制和保障措施。進一步加強對高校政工干部、黨團干部、輔導員、班主任的培訓力度,改善知識結構,豐富理論內容,提高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對于年輕的思政老師,要給與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上升空間,保證他們能夠全力以赴,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
大學生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因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的工作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關心、愛護、尊重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需。特別是對家庭困難、父母離異、性格內向的學生,我們要倍加關愛,幫助學生切實解決困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其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尊重學生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性的發(fā)揮,給他們以平等自由參與的機會,引導大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辯論、演講、情景模擬等活動;利用課余和寒暑假讓大學生進行社會調查與實踐,開展社會服務活動與義務勞動,參與校內外的志愿者活動,參與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參加系、班級組織的各項主題活動等,促使大學生主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
要想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科學發(fā)展觀。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促進大學生與個人、學校、社會和諧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形式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整合校內外各類資源,發(fā)揮校園文化的載體作用。以高雅的校園文化營造大學生成長的良好氛圍;要努力營造理想的校園物質文化環(huán)境和嚴謹、合理、可行的高校制度文化;利用校園網絡、電視、廣播、手機、櫥窗、展覽室、圖書館等傳播平臺,把思想政治建設內容有機融入其中。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我們要教育、引導大學生調整好心態(tài),有心理障礙及時進行自我調試和心理疏導。建立心理契約,培養(yǎng)大學生堅忍不拔的性格,使大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brjzjx.com)整理發(fā)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