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不是作為一種艱苦任務要學生去負擔,而是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活動具有樂趣,富有感情色彩”,心理學研究的結果表明:學生接受的信息量、思維活動與情緒有極大的關系,情緒高漲、精神愉快,則記憶增強,接受的信息量增多,思維活躍。同時,初中生是心身逐步發(fā)育的階段,他們的特點是開朗、活潑、易動,對他們的長處教師要加以引導,不能采用滿堂灌的方式來授課。否則,教師就難以與學生溝通,產生共鳴。使課堂氣氛沉悶、壓抑,課堂不再是傳授知識的神圣殿堂,而變成了磨難場所。這樣,極大限制了學生智能發(fā)展的潛能發(fā)揮。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前景即“情景”相聯的,在實際的情景下進行學習,可激發(fā)學生的聯想思維.好的情境,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撩起求知欲,使學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眲?chuàng)設愉快情境正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梢?,創(chuàng)設愉快情境教學是符合現代教學規(guī)律和初中生的實際的。它能有效地渲染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感,并把情感作為貫穿于其中的一根紅線,串聯并帶動起原有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智力的發(fā)展。
一、巧妙設疑、鼓勵質疑,誘發(fā)思維,創(chuàng)設愉快學習情境質疑問難,本身就蘊含著思維的火花,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古人語:‘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問題都需要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币虼?,要教學中我努力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尤其是鼓勵學生不盲從,不唯書,不唯師,大膽提出問題,善于質疑,點燃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教師設置的問題必須新穎有趣,有適當的難度,并富有啟發(fā)性。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要求教師能預測學生接受知識時可能存在的問題,抓住學生認知上的矛盾,選準問題的切入點,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探求;激化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愉快情境賞心悅目的課件對愉快情境的創(chuàng)設更是錦上添花,運用視覺、聽覺的結合,使多個感官同時接受刺激,他們在歡聲笑語中悟出了信息技術的奧妙與真諦。
如在講授powerpoint時,我精選了一些學生參加級比賽中獲獎的作品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在圖、文、聲、樂并茂的課件中感受了powerpoint的強大功能,學生會更認真學習,力求做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三、用生活中的事例生動的比喻或用小品創(chuàng)設愉快情境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小品一般要短而精,占時二到三分鐘,適合穿插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之中,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物軼事、有效的比喻、小游戲等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小品都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材料,實踐證明:這些小品能引起學生的大腦神經興奮,強化并活化抽象、難理解的知識。如講到計算機系統(tǒng)時,我講了一個小故事:計算機處理的數據量是極為龐大的,就好比一個人在堆滿了谷物的倉庫里打谷子,那怎么施展得開,工作效率又怎會高呢?于是,人們把谷子堆在倉庫中,自己拿了一部分谷子到場院中去打,打完了再送回去。這下子,可沒什么礙事的東西了,打谷子的速度快多了,內效率提高了。計算機也是這樣解決了同類的問題。它把大量有待處理和暫時不用的數據都存放在硬盤中,只是把需要立即處理的數據調到內存中,處理完畢立即送回硬盤,再調出下一部分數據。硬盤就是計算機的大倉庫,內存就是它干活的場院。又比如我在講文件夾時,我將文件夾比作某個同學的一個黃色的小書包,書包里裝著六大科的課本,課本里還夾著試卷,這些課本就是小文件夾,試卷就是文件。在講以文件的路徑時。我請一位同學來說出他上學和回家的路線,將這種“路線”引申為查找文件的路徑。再問路徑是唯一的嗎?你走不同的路線回家會不會迷路?學生在簡單的比喻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識。四、把競爭意識引入課堂創(chuàng)設愉快情境初中生好勝心很強,他們都有爭冠軍、拿第一的渴望,即使在兩個人的比賽中取勝也感到激動的和高興,因此我把競爭意識引入課堂。在我的教學班中,我一般會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這一組中既有信息素養(yǎng)較好的,也有信息素養(yǎng)很差的學生,讓他們在一起共同協作學習。對于某些問題我將它設計成搶答方式,本組其它學生可以補充,有時對一些易出錯、模糊的問題展開辨認或討論,比如,怎么的一部計算機才算是高性能的計算機?然后再由本組一位學生綜合回答,這樣辯論或討論使問題得以澄清,這也是學生倍受歡迎的方法之一,每到此時,學生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踴躍發(fā)言。學生忽而屏息思索,忽而眉飛色舞。當然,回答問題出錯也在所難免,可能造成不愉快,不過教師處理恰當及時鼓勵,以充分信任的情感幫助其自我糾正,讓其進一步思考,把可能出現的不愉快心情巧妙地化解,使其愉快地進入學習角色。例如,在講到計算機硬件時,分別拿兩條不同類型的內存,要學生從外觀分辨它們的類型并說出它們的不同。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brjzjx.com)整理發(fā)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